遂宁市“多规合一”引领“成渝之星”加速升腾
构建“一张图”规划编制体系。统筹推进市、县、镇三级和总、专、详三类规划编制,既突出“一张图”的统一性,又考虑各地差异性,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一是总规突出“优先次序”。以“三区三线”为骨架和基础,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先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再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遵循“以水四定”、节约集约等用地要求,构建全域“一核三片、三带五区”总体格局。中心城区立足“两山三水拥一城”的地形地貌,不与水争流、不与山争地,规划形成“一城两带六区”空间结构,将山、水、湖、岛等有机融入,促进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农村针对人口发展趋势,以片区为单元推进规划编制,结合农业、城镇“双宜性”特点,将75个镇划分为21个镇级片区、1109个村划分为219个村级片区。二是专规坚持“同步推进”。以总体规划为基础,同步推进能源、交通、水利、农业、市政等专项规划编制,在总体规划上协调各类专项规划的空间需求,推动重大项目精准落图,实现总规对专规的统筹衔接。探索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与重庆市潼南区联合编制《遂潼一体化研究及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空间战略规划》,引领带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顺应城市存量提质增量调结构趋势,在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时,坚持体检先行、连片推进、持续运营原则,聚焦“四老一低”空间(老旧居住区、产业区、商业区、老旧公共设施,低质量公共空间),针对产业空间不足、文脉特色不显、城市运营不佳等问题,实施运用乐业、安居、趣城、运营四大策略,提升城市宜业宜居度,支撑城市能级提升。三是详规落实“功能定位”。围绕片区主体功能定位,前瞻研究各片区详细规划,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比例,作为引导城市更新、推进城市建设的法定依据。以城市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市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型。老城区有机更新注重保护历史文化、特色街巷空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老城区控量、增彩、留白、铸魂。
健全“一张网”规划实施监管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监管权威性,杜绝“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全域监管。将“三级三类”各类规划全面纳入监管,实施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做到对每一块土地、每一个项目进行监管。建立“全委会+常委会+专委会+规委办”多层级议事决策机制,实施市、县、镇村(街道社区)互通衔接执法,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建立项目审批、管理、监督、验收等环节相互纠错、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管模式。建立“一员两师”制度,向各辖区派驻自然资源和规划督察员、各镇(街道)派驻乡村规划师,实现督察监督全域覆盖。二是全程管制。在过渡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采用指标控制、项目清单管理和土地用途、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等方式进行规划管控。从项目选址、供地、设计、验收全程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多合一”改革中落实规划管制要求,有序引导工业片区、老旧厂房、“散乱污”小型企业向产业园区搬迁。三是全力提效。坚持以用为先,建立“征供地一张图”,通过闲置土地收回一批、收购置换储备一批等“十个一批”处低处闲,“增存挂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坚持以产出为导向,探索专业化土地供给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弹性供应”“标准地”试点,将“标准地”相关指标纳入土地出让合同,有序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承接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详细评价等两项国家试点,引导土地要素配置与产业发展布局协调耦合。立足生态公园名城建设,系统梳理桥下空间、街旁空间、居住小区周边空间、滨河空间、屋顶空间及低效用地6类城市剩余空间,科学设置“口袋公园”、便民服务设施、消费场景等空间指标,盘活城市“零碎空间”。
完善“一盘棋”规划保障支撑体系。针对标准过多、“一刀切”“千城一面”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完善规划标准规范和技术保障体系。一是政策标准系统化。制定出台《遂宁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了覆盖规划编制、实施、监管、信息平台等领域政策体系。特别是,结合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成果,制定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过程监管和验收导则等技术文件,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系统化同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二是服务保障精细化。建立重大项目拟用地联审机制,强化土地源头管控、项目策划生成阶段联审联控,对不同用地规模实行分层级审查把关,防止土地闲置低效。建立工业项目用地后期评估制度,对未达到《项目投资建设协议》等约定标准的项目,及时启动退出机制。建立一对一“用地保姆”服务机制,实行重大项目用地台账管理、定期调度,靠前开展重点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土地报批等业务,保障重点项目加快落地。三是管理方式信息化。整合多部门管理数据,搭建遂宁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融合“三调”数据和自然资源其它专题数据,形成“一张底图”。采用市县共建模式,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开发6大功能模块,汇聚355项数据成果,促进空间治理向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李雪蕊
原文链接:http://dnr.sc.gov.cn/scdnr/scszdt/2023/7/7/d481624bb4284795b4fac2d8940f10c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热门资讯
20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