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余庆县局|“五强五控”深化打造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发布时间:2023-08-06 来源: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今年年初,余庆县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余庆县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中央、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采取“五强五控”措施深化打造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引控资源布局。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优先原则,科学编制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适用。目前,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并获国家批准实施;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并提交审查,全面启动县城中心城区控规,镇级总规、控规,以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加强规划管控,节约集约用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强化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引导设计单位优化布局,合理设计项目用地,对不按要求、不符合规定、土地浪费严重的设计方案退回重新设计,从源头上落实节约集约用地。2023年审查并通过规划设计方案19个。

  强化用途管制,把控用地质效。一是严格用地选址。引导建设项目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基础保障,破解政府存量土地闲置、企业发展满山找地的难题。2023年参与沙湾港口现代物流园、太平水库复建公路等项目选址10余次。二是严格用地预审。完善用地预审制度,主动与用地方对接,准确掌握项目用地需求。通过预审,及时发现、沟通协调解决用地报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3个。三是严格批后监管。严格落实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动态巡查制度。对已批的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程动态跟踪检查,预防违规违约开发利用土地行为的发生。今年来开展土地供后巡查59次。

  强化耕地保护,严控占用耕地。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纳入县对乡镇(街道)高质量考核内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切实推进卫片执法、动态巡查、实时监管“三结合”,严防死守54.96万亩耕地红线。二是严格用地审批。严把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关,从严管控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实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合理避让耕地。三是严格落实“两个平衡”。将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按照“先进后出”原则管理,严格落实“进出平衡”。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面摸清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底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统筹实施2023年实施新增耕地项目19个,落实整改项目10个,可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由负转正。

  强化土地利用,程控规范管理。一是提升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鼓励、引导工业项目进入产业示范园区内集聚发展,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发挥经济规模效应。目前全县已构建贵州余庆经开区、白泥产业园、龙溪工业园、松烟创业园、构皮滩清洁能源产业园的“一区四园”产业发展格局,园区面积2.55万亩,引进入驻92家企业,形成以茶叶精深加工和酱香白酒生产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以及新型建材、新型烟花为主导的“一绿两新”产业分区分园发展模式。二是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建立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台账,编制存量建设用地招商地图,引导企业优先使用存量土地,提高企业节约用地意识。2022年来,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23.9亩、闲置土地83.3亩。三是提高土地立体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地下空间,将水、电、气管网集中规划地下建设,成功改造地下商超4家,修建地下停车场4万余平方米。积极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探索混合产业合租厂房,通过增加容积率,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在产业聚集区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19.7万平方米,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综合容积率不低于1.0。

  强化违法处置,管控依法用地。一是健全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采取“日督促、周通报、月调度”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及时研判执法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坚决遏制各类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截止2023年6月,整改“月卫片”违法问题184个,整改率为86.96%;拆除复耕“国家卫片”图斑19个,面积118.21亩,其中耕地48.88亩,违法占耕比为2.63%。二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从严从重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采取直接立案、联合查处、督办通报等方式重点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行为。今年对违法占地建设立案30宗,结案17宗。

   

  


原文链接:https://zrzy.guizhou.gov.cn/wzgb/xwzx/sxdt/202307/t20230731_813592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讯网 tds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